中国能源报头版头条报道:为打造碳中和亚运提供中国方案

发布日期: 2023-10-11

安全稳定、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电力供应体现在杭州亚运会的每个角落。

  10月8日,为期16天的杭州亚运会圆满落幕。在过去的16天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齐聚杭州,共襄盛举。一座座现代场馆、一个个首次首创、一次次科技赋能,杭州亚运会焕发出的激情活力不断掀起热潮、惊艳世界。

  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深入打造“绿色亚运”标志性成果。在亚运会举办期间,国网浙江电力不仅大力实施能源保供行动,还首次实现56家亚运竞赛场馆100%绿电供应。同时,“零碳”工程师团队和智能化技术助力打造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握掌成拳:八方通力保供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期间,近2万块地屏拼接起的中央舞台,时而呈现万顷碧波、时而再现运河文明,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舞者们翩然起舞。此时,在距离舞台4米的地下电缆夹层值守点,保电人员周文杰和郑晓庆,每隔15分钟就会对15只配电柜、60台新增配电箱的136路电缆进出线开展一轮红外测温。

  “在最近的点位,用自己的值守见证盛会,是我的幸运。”在夹层值守点完成15个小时不间断值守巡检的周文杰说。

  当观众们在现场喝彩助威、在荧幕前热血沸腾时,有这样一群人,正在浙江全省各地,坚守着269座变电站、288家保供电场所,以确保亚运会的电力供应万无一失。他们,就是来自国网浙江电力及全国各地支援单位的保电人员。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是开幕式保电核心区域。国网浙江电力组建189人的电力保障团队,划分成9大责任区、70个点位,分区域开展电力保障工作。9月23日7时起,电力保障团队均到达指定点位,对电力设备开展多轮次不间断巡视测温和定点看护。

  除了浙江本省,9月15日,来自国网上海电力、国网江苏电力、国网安徽电力、国网福建电力“三省一市”的支援人员也齐聚杭州,16家跨省支援单位、10家浙江省内支援单位、5家国网浙江电力直属支援单位共3000余名支援人员全部就位,亚运保电支援力量全部集结完毕。

  充沛稳定的电力供应是开幕式演出的重要基础。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所有演出用电设备、舞台控制设备、威亚以及转播区的相关配套设备用电负荷都在电力保障范围之内,国网浙江电力梳理排查开幕式涉及的重要(临时)负荷181个、插座899个,逐个落实源头防范、全程人员值守和多重技术兜底保障。

  “从亚运村预开村起,亚运村保电团队分成6组24小时保障亚运村电力安全可靠供应,这样的状态将一直持续到10月28日亚残运会结束。”国网浙江电力亚运电力保障客户服务组副组长、市场营销部副主任周俊介绍。

  “为保障亚运会供电,我们建成195项输变电工程,完成1400项改造提升项目。目前,杭州亚运会核心赛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9%,创历届亚运会供电保障最高标准。”国网浙江电力亚运电力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设备管理部主任杨松伟说。

“两手”护航:实现100%绿电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关键词之一。杭州亚运会电力供应全部来源于太阳能、风能这样的清洁能源。绿电从哪来?从身边来,也从远方来。

  一块位于青海省海南州的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日均发电量2.2千瓦时。这些电通过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灵绍直流”)等“西电东送”大通道输送至杭州,可供杭州亚运会奥体中心体育馆的一盏节能灯亮足220小时。

  与此同时,今年6月底,白鹤滩—浙江特高压工程全面竣工投产,8月24日实现投运后首次满功率运行,充足电力保障亚运召开;宾金直流能够保持720万千瓦大功率运行。这两条直流同灵绍直流一道,共保持2320万千瓦的功率,使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力在亚运倒计时30天时,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在基建的有效保障外,电力保供同样离不开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统筹调节。据了解,杭州亚运会所用绿电有来自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嘉峪关、黄土高原等地的光伏电,也有来自于新疆哈密等地的风电,电源点大多分布在古代丝绸之路上。通过绿电交易,千里之外的绿电依托特高压电网注入亚运场馆。象山的海上风电和滩涂光伏、杭州市内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常山消薄村的扶贫光伏等浙江省内的绿电也参与进来,都通过绿电交易共同点亮亚运。

  2021年4月28日,杭州亚组委、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全面启动亚运会绿电交易。今年已累计组织亚运绿电交易11场,交易电量达3.94亿千瓦时。自今年3月至年底,56家亚运竞赛场馆全部使用绿电,助力打造亚运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截至目前,杭州亚运会绿电交易电量已经达到了6.21亿千瓦时,所有竞赛场馆和主要办公场所都用上了绿电。”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庄晓丹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紧盯细节:零碳可以“挤”出来

  除了电力供应全部实现了绿电,为保证亚运会的零碳化,本届亚运会还开创性地招募了专业的“零碳”工程师团队。《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零碳”工程师团队负责利用信息化、数智化等手段追踪碳排放,并开展绿电供能、节能改造、智慧能源、绿色出行等服务,旨在最大限度提高场馆能效。

  2021年,国网浙江电力联合亚组委招募了亚运史上第一批“零碳”工程师。在这些“零碳”工程师的眼中,一盏灯也是可以“挤”出降碳空间的“海绵”。来涵彬就是其中之一。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四楼和五楼的各个角落里,存放着许多传感器。来涵彬介绍,每个传感器的位置摆放都是通过对赛时场馆人流量精准预测后分析得出的。“零碳”工程师们将场馆的两层划分为77个区域,安装了437台环境感知硬件设备,用来采集场馆的温度、湿度、光照、人流密度等数据,动态管理每一个区域的能耗。“比如,当系统感知到场馆里的人数增多了,温度变高了,空调的运行温度就会随即变低;当场馆的光照足够了,灯也会相应地减少几盏。”来涵彬举例说。

  组建两年来,“零碳”工程师团队不断发展壮大,从成立之初的13人扩充到现在的49人。他们埋头俯身在电力设备之间,期待着发现下一个降碳点。两年来,团队有人提出了采用“末端降碳智慧绿网”技术,为场馆定制“运动”“舒适”“节能”个性化方案,实现场馆智能、精准节能降碳;有人投身于场馆和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点建设,积极打造亚运区域0.9公里充电圈,为赛时和赛后绿色出行提供“绿色动能”……“就像游戏里找宝藏一样,每找到一处,多降耗一分,我们都备受鼓舞。”来涵彬说。

惊艳世界:“黑科技”打造智能亚运

  自开幕伊始,杭州亚运会满满的科技美学一次次惊艳世界。数字火炬手、无介质全息AI机器人、无源物联、自动驾驶、无接触电梯按键终端、亚运“元宇宙”……智能化贯穿杭州亚运全流程,助力亚运精神薪火相传。

  走进亚运电力保障杭州分指挥部,成排的显示设备安放有序,屏幕上实景3D效果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光彩夺目。一旁的数据栏上,场馆实时用电负荷、各类供用电设备状态一目了然。这就是亚运史上首个电力数字化运行全景指挥平台——杭州亚运会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

  据了解,指挥平台接入3万余套电网和用户在线监测装置信息,它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全量整合35个系统数据信息,实现电网侧和场馆侧电气工况全感知。不仅可自动溯源每一座场馆对应的电网侧输变配各类保电设备清单,还能设置多层次保电指挥体系,明确多层次的指挥架构。

  本届亚运会,国家电网公司综合运用多种“黑科技”,积极发挥数智管控、机器替代作用,提升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除了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这一“秘密武器”,国网浙江电力还建成了我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包含输变配全要素的数字孪生电网,首次实现了亚运村88万千伏安容量的大电网全息数字化呈现。

  此外,在金华体育中心,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智能全息站房云平台,通过对站内设备、环境的精细化建模,整合物联网、5G、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设备状态、环境、智能监测等数据,“一张图”还原了配电网络的“健康”状态,实现了对开关站的精准预测和优化控制。目前,金华亚运场馆开关站实现了“数字孪生”技术全覆盖,巡检耗时缩减60%,隐患发现率提高50%。

世界多国媒体对杭州亚运会的科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国际奥委会首席信息科技官艾拉里奥·孔纳盛赞:“感谢杭州,通过这样一次亚运会,通过云技术,创造了新的历史,也为日后的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最好的榜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