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丝路,加速连通

发布日期: 2025-02-06


 
1月23日,从山城重庆的市中心驾车出发,一路破雾前行,穿街市、过桥梁、转急弯,鳞次栉比的高楼、随山形起伏的树木在车窗外闪过。待到红红火火的春节挂饰出现在眼前,记者已置身于±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渝北换流站业主项目部。
长风出西域,绿电送巴渝。渝北换流站正是“疆电入渝”工程在重庆的落点。新疆哈密优质的风能、太阳能、煤炭等资源转化成的电能,将通过这条长达2290千米的“电力高速公路”抵达重庆,让山城灯火更璀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正值南方小年,坐落在群山中的换流站里,施工作业仍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站在平整的地面上,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地形是“六梁七沟一河道”。
“来,看看我们工程的‘心脏’。”快步走来的是渝北换流站业主项目部项目副经理马耀宇。他一边为记者递上安全帽,一边带领大家前往换流变压器安装现场。
路上不停有人点头互问新春好,马耀宇笑着说:“这里有上千人,来自五湖四海,在现场待的时间长了,大家都熟悉了。”
转过一个弯,马耀宇所说的“心脏”——换流变压器就在右手边静静伫立。“换流变压器可以看作换流站的‘心脏’,它和换流阀一起,能将新疆送来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注入重庆电网。”马耀宇介绍,这样的换流变压器,全站一共有28台。
“渝北换流站参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紧施工,对完成建设目标充满信心。”马耀宇向记者展示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上,换流站现场施工人数、进度等一目了然。
下午起了山风,渝北换流站多个作业区域洋溢着建设的热情。建设者们的动作敏捷而稳健,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他们和马耀宇一样,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选择坚守岗位。
渝北换流站电气B包执行项目经理王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这个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我们都知道自己参与的这项工程意义重大,所以大家都很有斗志。”
王伟说着,指向前方正在作业的区域:“除了重庆本地的工友,我们这里还有来自安徽等全国各地的施工人员。一想到参建的工程能为更多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能让万家灯火更加明亮,我们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而且,项目部为我们准备了年货,让我们在工地上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走回项目部,工友们正在贴春联。这之前,王伟对记者说了他的新春心愿:“高质量完成电气安装等建设任务,工程可以按期投产,早一点让新疆的电送进来。”
王伟的心愿,也是远在新疆的重庆人徐昊的心愿。1月23日,徐昊仍在“疆电入渝”的送端——新疆哈密巴里坤换流站奋斗。
人才从巴渝远赴哈密,绿电从新疆送往故乡。“我的家乡在重庆巫溪。我2024年8月入职新疆送变电公司后,就参与了这个大工程。一想到‘疆电入渝’工程会促进家乡发展,我就很自豪。”今年春节,徐昊和同事们还要在戈壁上坚守。冬日晴空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茫茫戈壁上,林立的风机错落有致,“白色森林”与庞大的巴里坤换流站相映成画。这里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夏季酷热,冬季酷寒,飞沙走石的大风将化作汩汩绿电。
“目前,巴里坤换流站电气安装进度已达56%,各项工程建设在稳步推进。”新疆送变电公司电气A包项目经理谭小刚介绍,“要保证每台设备精准安装,每一步操作都有专人紧盯,过年期间的值守也不能松懈。”
站内的换流变压器、换流阀、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等核心电气设备已经进场,多个作业区域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全面开展,“疆电入渝”工程的送端站已全面进入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高峰期。
这片戈壁上,一年中有近百天会出现六级以上大风。临近春节,夜间气温接近零下25摄氏度,这给换流站设备安装工作带来了挑战。“针对750千伏GIS串内设备对接工作,我们加装了定制的大风高寒地区专用防尘棚,棚内有壁挂式耐高温阻燃石墨烯加热,保障在极端天气下安全高效完成安装。”在巴里坤换流站GIS厂房里,新疆送变电公司电气A包项目副经理熊坤紧盯设备的每一寸移动,确保所有附件安装一次到位。
戈壁上寒风呼啸,换流站里已有“春意”。简单吃过晚饭,熊坤回到宿舍,拿出之前抽空置办的灯笼、春联和福字,仔细装点换流站里的“家”。今年春节,熊坤的妻子将带着孩子来戈壁“探班”。“春节坚守现场的人员也不少,欢迎他们的家人来巴里坤一起过年,我们准备了年夜饭,等着‘大家’‘小家’一起团圆。”提起家人,熊坤满脸都是笑容。
“疆电入渝”工程计划今年年内建成投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助力重庆形成“一交一直”特高压输电新格局,构建水、火、风、光多元电力互济体系,增强重庆电网保供能力,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从天山脚下到长江之畔,情牵万里,奋斗不息。“疆电入渝”工程正有序推进,绿电即将通过这一“电力高速公路”跨越山川,让戈壁和城市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