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山水之城,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古往今来,两地山水相融、人文互通。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月27日,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内,数百台工业机器人有序协同作业,一辆辆汽车在这里生产下线。
“2024年,我们建设了5G数智工厂。供电公司为我们新建了1座110千伏专用变电站,并配套建设了双回电缆线路,满足数智工厂生产线用电需求。”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机动能源处经理张欣说。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达268.3万辆,同比增长5.1%。可靠供电为企业产量提升增添动能。2021年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川渝两地共同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不断完善电网网架,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优化服务举措,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川渝两地共唱“双城记”,两地电网的联结也更加紧密。2024年12月27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川渝间输电通道增至4个共8回线路。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的投运让西南电网主网架最高电压等级从500千伏提升至1000千伏,大幅增强了西南电网的系统稳定性。这条输电大动脉每年可从川西等地区向四川、重庆负荷中心输送清洁电能35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
从川渝电网500千伏第一通道到第三通道,再到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电网的输电能力持续提升。澎湃电能在巴山蜀水间奔涌,促进川渝两地用电互保互济。
重庆电力交易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川电入渝全口径电量154.97亿千瓦时,渝电入川全口径电量5.2亿千瓦时,川渝两地电网水火互补、电力余缺互济已呈现新态势。
“未来,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将进一步连‘线’成‘环’,构建西部大电网枢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更强大的能源保障。”国网重庆电力发展部规划一处处长周倩介绍。今年,该公司将全力保障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按期投运,持续提升重庆的电力保障能力。
两地产业合作更密切,居民往来更频繁。为方便客户就近、便捷办电,两地的电网企业还创新服务机制,共建供电服务中心,实现电力业务跨省通办。
2月19日,家住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石马河村的张树芳来到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综合业务窗口办理用电增容。在该窗口值班的重庆市北供电公司茨永供电所员工屈军帮助她在“网上国网”APP提交了居民低压增容业务。
当天下午,邻水县供电公司高滩供电所员工到张树芳家完成了增容。“这个营业窗口离我家更近,以后不用再跑到邻水县供电公司营业厅去办理用电业务了,很方便。”张树芳说。
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位于川渝两省市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区内,由国网四川电力和国网重庆电力共同建设运营。2022年6月14日该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后,实现了川渝高竹新区内3万余户客户用电业务“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体服务”。
川渝高竹新区内既有邻水县用电客户,也有渝北区用电客户。以前,两地客户常会因去错营业厅而“多地跑”“来回跑”,现在到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就可办理高低压新装、增容、移表等用电业务。
如今,到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来咨询、办电的客户越来越多。2024年,该服务中心累计受理10千伏高压新装业务19件、低压用电业务239件、光伏并网业务38件,其中跨省用电业务82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双城记”日益精彩,电力的支撑保障和服务正为这新的乐章奏响和弦。(游绍斌 刘棠 冯胜岚)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