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全机械化作业破解山城电缆展放难题

发布日期: 2020-11-20

 


  11月17日,在重庆两江新区220千伏礼鸿线电缆改造两江春城展放点现场,一根碗口粗的崭新电缆在几台电缆输送机的同步驱动下,匀速进入距离地面20余米深的220千伏玉鸿电缆隧道内,沿隧道底部向前延伸。
  220千伏礼鸿线电缆展放点施工环境复杂,最大埋深近70米,最大垂直高度落差近90米,存在92米45度长坡。该工程于10月24日开工,计划12月底竣工。改造内容包括更换6.7千米长的礼鸿线电缆及相关附属设备设施,调试、试验电缆性能等工作。
  今年,针对山地城市“大坡度、高落差”电缆施工难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推进电缆标准化、机械化施工,明确要求高压电缆必须采用机械化施工,防范电缆外护套受损等隐患。
  与以往采用传统绞磨方式展放电缆不同,本次改造工程全部采用电缆输送机驱动展放和回收电缆。该工程也是国网重庆电力今年大规模采用输送机、高落差全机械化展放电缆的推广示范工程。
  “采用电缆输送机等机械化设备,可防范电缆外护套和主绝缘受损,能够较好保障电缆安全。”国网重庆电力设备部专责黄会贤介绍,以前采用人拉肩扛绞磨方式展放电缆,电缆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电缆外护套等损坏。而采用电缆输送机展放电缆,每间隔50米左右布置一台机器,可分散电缆展放时的受力点,使电缆均匀受力,避免了电缆外护套变形及主绝缘损坏的发生,对电缆后续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全机械化作业也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王飞有着多年电缆展放经验,说起采用电缆输送机展放电缆的好处也赞不绝口:“以前电缆展放完成后做外护套试验时,往往需要多次修复,才能通过试验。现在采用全机械化作业,可使电缆展放安全水平得到提升,一次性通过外护套试验。”
  走进玉鸿电缆隧道内,电缆输送机、各类滑车摆放整齐,两名作业人员通过这些装置控制电缆牵引头方向,使电缆顺利进入隧道。而在隧道平直段,每间隔几台电缆输送机或转弯等重点位置,就有一名作业人员值守,负责调试输送机旋转履带与电缆的间隙,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确保负责区段内电缆平稳展放。在电缆尾端,同样有两名作业人员全程控制电缆走向,防止尾端电缆与地面及支架摩擦受损。
  针对此次改造工程,重庆电力检修公司精心编制施工方案,提前勘查电缆输送机、滑车、发电机等设备的安装位置,施工前将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工程启动后,对具备展放新电缆条件的隧道先行展放,不具备条件的则先撤除旧电缆,再展放新电缆。
  “每个输送机功率为1.5千瓦,采用履带式输送,上面固定厚厚的胶皮,将电缆包住,可以防止电缆损伤。”王飞介绍。改造工程的每个控制单元有8~10台输送机集中控制,展放时通过操控总开关,可实现各输送机同启同停。一旦输送过程中任何一处出现异常,按动单元内任何一台分控急停按钮,整个单元可全部立即停止,避免损伤电缆和输送机。
  “采用输送机一天可以展放2盘电缆。”两江春城展放点工作负责人阳绪刚介绍,输送机每分钟可以展放约6米长的电缆,加上途中停机调节调试等,一盘360米、重达15吨的电缆展放完毕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同时,因展放点少,在电缆隧道内,还需要一段时间将这根电缆输送到更远的位置,然后再将电缆固定到电缆架上准备展放。
  为加快旧电缆拆除、新电缆展放进度,工程共投入112台输送机、各式电缆滑车3000余只。10月24日停电作业后,现场每天安排作业人员100余人、管理人员10余人,对同时开工作业的3个电缆展放点,实施安全质量管控,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优质高效完成改造任务。
  在输送机的维修保养上,重庆电力检修公司协调输送机生产厂家安排4名技术人员驻守在改造工程现场,随时做好应急抢修准备。一旦机械运行中的输送机发生异常或故障,技术人员可第一时间开展检查维修,避免耽误工期。
  今年是国网重庆电力电缆作业能力提升年,该公司将以本次改造工程为基础,总结机械化电缆展放经验,做好改进提升作业水平,保障城市电缆供电安全可靠。 (本报记者 游绍斌 通讯员 李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