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驶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满目青山苍翠,小河流水潺潺,农舍崭新排列,稻田金光闪闪……发展、致富、生态、康养的交响乐已悄然奏响。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益乡华溪村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情况,亲切看望老党员和贫困户,增强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和信心。2020年底,中益乡实现全面脱贫,如今的中益乡电、水、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发展兴旺,村民增收路宽,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深度贫困乡。
“走进中益,你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新变化:人居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场镇上以前林立的电线杆、交错的电线消失了……”从中益乡光明村搬到场镇新大坝小区居住的袁光现告诉记者。

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员工为中益乡华溪村改造的低压线路搭火
中益乡场镇电缆从“天上”到“地下”的改变,只是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助力中益乡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快电网改造升级,补齐当地发展短板的一个缩影。
改造升级电网 居民生活更亮堂
从华溪村金溪组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步行1个多小时后,便来到蛮王坪村民谭地银的院落里。
时值晌午,谭地银打开多功能视频播放器,一边听音乐,一边将淘好的米倒进电饭锅。不一会儿,满屋便飘散着浓浓的饭香。
“电网改造后,电灯更亮了,煮饭更快了……党的政策就是好。”谈及2018年夏天实施的电网改造,67岁的谭地银记忆犹新。
此前,受地理位置和施工条件制约,无法将水泥电杆运到山上,金溪组蛮王坪7个农户使用的电源线一直架设在就地取材的木电杆上。每逢夏季刮风下雨,木电杆总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随着该乡电网改造的升级,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决定将蛮王坪等偏远山区的木电杆纳入电网改造升级项目中。
“虽然这11根电杆服务的仅仅只有7户居民,每月电费共计不到50元,但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必须保证他们用电安全。”国网石柱供电公司沙子供电所中益片区台区经理张成华说。
“除木电杆全部更换为水泥电杆外,国网石柱供电公司还为中益乡5个居民安置点接通电源。”沙子供电所所长秦鸣说。
2019年开始,中益乡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陆续有居民搬进居民安置点。在中益乡建峰村的一个居民安置点,只见10余栋青瓦黄墙、造型独特的新房点缀在山林之间。在居民安置点一角,可以清晰看到一条崭新的高压线路。据秦鸣介绍,该安置点改造新装了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户均容量逾6千瓦,完全能满足入住居民的用电需求。
“线路改造升级后,现在电压更足了。冬天有暖炉、夏天有空调、做饭没有烟、洗澡有热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了。”家住建峰村76岁的村民向仁和高兴地说。

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员工在中益乡全兴村安置点整改线路
据介绍,截至2022年8月,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在中益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1370万元,新建及改造中益乡10千伏及以下线路29.6公里,新增配变15台,容量1900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32.2公里,改造范围涉及中益乡全部7个村3042户8168人,户均容量达2.5千伏安,供电可靠率达99.98%,打通了电力服务老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办电快捷省心 产业发展更兴旺
华溪村村民马培清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今年已88岁高龄。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培清的小院里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话发展。两年后,马培清家的小院已经成为中益乡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小院设置了特色邮政点,里面有为中益乡定制的明信片,此外,还卖着腊肉、粉条等当地的特色美食。
马培清说道,她的小儿子陈朋和儿媳谭明兰,将家里的6亩地入股村集体公司,又从村集体公司反承包5亩黄精自己管理,依靠管理黄精、土地入股分红、就近务工,全家年收入5万元左右。
“电网改造不仅要让老百姓受益,同时还要推动产业发展,助力攻克深度贫困这个堡垒。”国网石柱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紧锣密鼓的施工,2018年下半年,中益乡已实现双电源供电。一条新建的10千伏线路与原线路,在中益乡场镇附近“会师”,实现“双保险”,使全乡的供电更加稳定。
“2022年3月,我们农庄一期项目建成试运营以来,热度不断攀升,客流量与日俱增,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生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蜜平方(重庆)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岑欢介绍道,在今年5月小长假期间,单日游客量达到了2000人,用电需求猛增,特别是引进了全电厨房后,在用电上也出现了瓶颈,随即向沙子供电所提出用电申请,也多亏供电公司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解决了我们的用电问题。

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员工对中益乡全兴村区民安置点配电线路进行检查
2022年5月,在接到农庄用电申请后,国网石柱供电公司沙子供电所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主动对接客户了解用电需求,为农庄新建10千伏线路100多米,0.4千伏低压线路200多米,新立电杆4基,新增配电变压器1台200千伏安,为农庄的运营和后续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我们农庄三期项目全部开发完成后,日均接待量将达到3000人,农庄有现在的业绩,真得感谢供电公司给我们的帮助,有了你们的电力加持,我们的干劲更足了。”岑欢笑呵呵地对秦鸣说道。
截至目前,国网石柱供电公司投资68万元为中益乡830户土木房屋免费整改室内线路,1700多户居民安装户保,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先后为为蜜平方共享农庄、大湾民宿等14户实现接电零投资。
提升服务质效 村民认可更满意
走进中益乡坪坝村居民点易地扶贫搬迁户谭地槐家的二层小楼,他与老伴正围坐在电风扇旁观看电视节目,厨房内电饭锅、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感谢党的政策,感谢供电公司为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从坪坝村不通公路的山上搬下来住进新房后,年过花甲的谭地槐一脸的幸福。
房屋修好后,国网石柱供电公司员工不仅为其安装好了室内外的电源线,还手把手教他和老伴使用照明开关和电器设备,让夫妻俩感动不已。

国网石柱供电公司红岩服务队队员为贫困户整改室内线路
在该居民点,像谭地槐夫妇一样心怀感恩之情的还有56户居民。他们搬进新居后,不仅住得好,提高了生活品质,还可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就近务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2018年4月,国网石柱供电公司立足优质服务,在中益乡首创式建立了“电力扶贫工作站”,中益乡脱贫后又更名为“乡村振兴电力驿站”。
“以前,村民要是咨询用电、交纳电费、报修故障等,都要跑到十几公里外的沙子镇去。”沙子供电所所长秦鸣说道,山里通行不便,村民一来一回得花费半天时间。设置电力驿站,就相当于建了一个村民和供电所的联系点,可以随时保持信息畅通,还能实现中益乡几个村资源共享。不仅如此,电力驿站里还设立了便捷业务办理区,扩展用电申请办理、接待客户等五项业务。
目前,这个工作站已累计接待客户3100余人,受理新装、报修、搬迁等业务合计2176件。
“乡村振兴的本质就是便民服务工程,供电公司精准出击,干得确实巴适。”中益乡副乡长郎涛这样评价。
电力赋能中益乡只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国网重庆电力派出驻村干部42人,定点帮扶31个村社,惠及20439户,69287人。引进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区县等81个农产品上架“慧农帮”重庆专区,完成消费帮扶722万元。大力实施乡村电气化项目,支持政府和客户建设乡村电气化项目138个。全力推进充电桩建设,258个供电所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此外,国网重庆电力还加强电网建设,2021年以来,农网投资41.9亿元,农村户均容量提升至2.2千伏安,农网供电可靠率99.8158%、电压合格率99.814%。营造安全用电环境,建成142个安全用电示范镇(街),推动政府设立12698名“电力协管员”,政企协同网格覆盖全市56.8%乡镇。深化“三零”服务,为20674个农村小微企业节省投资6.37亿元,平均通电时间缩短0.84天。2021年,该公司扶贫办等4个集体和2名个人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表彰。2022年,该公司1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市科技局帮扶集团定向帮扶先进。(林熙熙 潘洪 李登峰)
信息来源:公司党委宣传部,国网石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