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100公里的戈壁滩上,遍地砂砾,苍茫辽阔。与这片苍茫戈壁相伴千年,寂默以对的是天山山脉的余脉莫钦乌拉山,蓝青色的山脊波浪起伏,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
与它相伴的,是另一条钢铁巨龙:“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重特高压工程”),铁塔与银线交织,绵延远方。
11月8日,立冬,这片戈壁滩上下起了小雨,温度降至零度左右,但这里的施工现场却是一片火热。在哈重特高压工程(新1标)N0150牵张场,施工人员熟练配合,最后一场导线展放顺利完成。至此,哈重特高压工程新疆段全线贯通。
当天施工的N0150牵张场,位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的三塘湖——淖毛湖风区,全年8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多达115天。哈重特高压工程新疆段共有348.594千米,新建铁塔679基,像这样在大风区的线路就有316千米。
施工人员在哈重特高压工程新疆段安装间隔棒。(马元 摄)
人重压秤,塔重扛风。大风和极寒,是新疆段施工必须攻克的两大难题。为了更好的应对大风天气,在风速为35m/s的风区,塔重增加5.5%,在38m/s风区,塔重增加21%。
“建设中,考虑到大风、极寒气候的影响,我们对金具进行加强和改进。在重冰区、运维困难区段采用固态模锻间隔棒,这种间隔棒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锻造而成,强度为铸造材料的2倍以上,具有强度高,质量好等优点。”工程现场技术专责褚忠凯说。
千里之外,绿水青山。11月15日,在哈重特高压工程的另一端,重庆渝北大湾镇渝北换流站,褪去了超长待机的高温,正处于电气安装高峰期。其中,首批换流变渡运河、跨三峡、穿隧道,陆续顺利运抵换流站;换流站本体及接地极线路全面开始放线施工,为实现2025年6月双极低端投运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戈壁上的视野辽远广阔,远处的风力发电机,连成一片,蔚为壮观。新疆哈密地区风、光资源丰富,哈重特高压工程接入配套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量占比超70%。
哈密一片好风光。绿色电能将通过银线铁塔,跨越千山万水,送至重庆,变为灯火山城的璀璨实景。据了解,该工程投产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助力重庆形成“一交一直”特高压输电新格局,将有效提升重庆电力供应水平。(林熙熙 邵平 徐嘉阳)
信息来源:公司党委宣传部、建设部,国网重庆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