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赋能山城绿色发展

——国网重庆电力加快构建渝电特色新型电力系统
发布日期: 2024-12-11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使命。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近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立足重庆资源禀赋、供需特征,紧扣绿色、安全、经济转型,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印发渝电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以建设方案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为抓手,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开发利用,加快电网转型升级,构建多元调节体系,促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建设具有渝电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加快电网转型升级 发挥资源配置枢纽作用
确保能源安全是推动我国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国网重庆电力加速推进重庆的特高压电网建设,不断优化主网架构,持续提升配电网发展质量,着力打造渝电特色资源配置枢纽样板。
11月27日,重庆1000千伏巴岳特高压变电站以及1000千伏天府-巴岳线路调试工作收官,其中,1000千伏巴岳特高压变电站已具备带电运行条件。至此,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第一阶段系统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巴岳特高压变电站。(李涛 摄)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输电工程项目,1000千伏巴岳变电站是落户重庆的首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该工程投运后,西南电网的主网架电压等级将从500千伏提升至1000千伏,预计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50亿千瓦时,成为消纳川西低价优质水光清洁电力的“高速公路”,进一步提升外电入渝能力,推动电网绿色低碳转型。
除了加快推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外,国网重庆电力还全力以赴抓好哈密-重庆±800千伏直流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按节点高效推进。
“哈密-重庆±800千伏直流工程计划2025年6月双极低端投运,2025年12月双极高端投运。工程全部建成后具备800万千瓦输电能力,最大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50%,大幅提升重庆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国网重庆经研院规划中心主任唐文左介绍。
不仅如此,国网重庆电力还推动重庆500千伏“双环两射”主网加速向“螺旋环网”升级。该公司加强渝东南、渝东北等新能源富集区域网架结构及外送通道建设,推动500千伏方斗山输变电、张家坝主变增容等5项工程纳入“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确保“外电入渝”落得下和本地新能源接得上、送得出、用得好。
此外,国网重庆电力还全力争取西藏、西北等特高压直流工程落地重庆,推动川渝特高压加强工程、渝黔背靠背直流工程建设,加强与周边电网互联互通,融入全国能源资源配置平台。
新能源发展量率齐升 释放绿色低碳源动力
新能源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渝东南、渝东北风光资源丰富。近年来,重庆多措并举,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电力开发利用,为重庆高质量发展降碳增绿。
10月9日,奉节县石岗公平10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项目倒送电成功。山坡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宛如一片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该电站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8700万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5万吨。
奉节县石岗公平10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站。(伍扬 摄)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奉节县因地制宜推动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奉节县获取开发指标的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78.7万千瓦。
国网奉节供电公司积极服务当地新能源并网接入,优化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周期,提高服务效率。今年前10月,该公司服务青莲复合光伏发电项目、汾河光伏发电项目等5座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并网规模11.3万千瓦。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国网重庆电力坚持网源协同,推动新能源与配套电网、调节资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服务当地新能源高质量开发利用。
与此同时,国网重庆电力坚持内强支撑保障、外引优质资源,着力构建“内外协同、多元互补”能源电力供给新格局。该公司积极争取计划外四川水电和三峡增发电,持续推动疆电、川电等优质电源入渝,开展澜沧江上游和西北清洁电力入渝前瞻研究,谋划引入西藏水风光、西北“火风光”等清洁电力,不断提高绿电占比,夯实保障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源动力”。
今年1至10月,重庆新能源装机新增并网规模133.66万千瓦,其中风电28.2万千瓦、光伏105.46万千瓦。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并网风光新能源501.008万千瓦,其中风电231.57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69.435万千瓦。
“‘十四五’以来,重庆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超30%,发电量年均增速为37.47%,装机规模较2020年增长200%。”国网重庆经研院副院长王皓宇介绍,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重庆的新能源快速发展,消纳需求旺盛,利用率保持100%。
构建多元调节体系 激发源网荷储互动潜能
随着供给侧新能源高比例接入,需求侧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有源负荷大量涌现,源、荷双侧的运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亟需大量调节性资源,实现电力电量供需平衡。
近年来,国网重庆电力从源网荷各侧发力,积极推动抽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各类调节性资源快速发展,构建起多元调节体系,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2月2日,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2号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检修接近尾声。至此,该电站2024年4台机组检修即将全部完成,为今年的迎峰度冬保电任务做好准备。
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貌。(孙红梅 摄)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地处重庆用电负荷中心,是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0.04亿千瓦时。5月30日,该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蟠龙电站自投运以来,充分发挥了调峰填谷作用。迎峰度夏期间,发电量达到了4.8亿千瓦时,圆满完成了今年的迎峰度夏保电任务。”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电源,主要用于电网调峰填谷和调频、调相及系统事故备用等辅助服务。国网重庆电力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抽水蓄能电站的项目批复、施工协调、送出工程建设、并网调试等工作,确保项目加快实施、按期投产,持续提升重庆电网的调节能力,缓解用电高峰负荷压力。
除服务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容量投产外,国网重庆电力还加快推动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为重庆电网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不仅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今年以来,重庆的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也同步有序推进,为电力保供增添了“底气”。
“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大型‘充电宝’,在电网低谷时段将富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国网重庆电力调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10月底,重庆累计建成投产13个电网侧储能项目,合计规模达140万千瓦/280万千瓦时,新增电力顶峰能力140万千瓦、网内移峰填谷能力280万千瓦,有效提升了全市电力保障能力。
此外,重庆还建成西南地区首座虚拟电厂,接入聚合商14家,聚合分布式储能、充换电设施等资源,最大可调能力8.8万千瓦。搭建省级空调负荷“三全”管控体系,构建多元调节体系,实现空调负荷远程智能管控。(游绍斌 叶樊 李博)
信息来源:公司党委宣传部、发展部、建设部,国网奉节供电公司,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国网重庆经研院

相关链接